中使馆斥谣言:新疆棉花生产已实现高度机械化 不需要被迫劳动
2021年3月22日,驻英国使馆杨晓光临时代办先后接受英国天空新闻台、电视四台、英国广播公司(BBC)连线专访。
企业致歉、国家和地方出手,315晚会曝光问题的回应来了
央视3·15晚会播出当晚,多家企业就曝光问题作出回应,国家、地方有关部门连夜展开调查。…[详细]
辟谣丨不幸辞世器官移植专家是某领导亲属?假的!
经核实,网传不幸辞世器官移植专家是青岛某领导亲属,消息严重不实,为谣言。…[详细]
每周休2.5天?人社部回复来了
一周工作四天半,是不是听上去很美好?…[详细]
科普小知识
更多>>法律法规
更多>>辟谣视频
更多>>起底谣言内幕
更多>>- 谣言都长啥样
- 如何辨别谣言
- 传谣言咋处罚

数据+细节+恐怖后果
看似客观实则夸大型:用数据包装过的谣言看似客观、准确,以达到夸大和“吸睛”效果。然而,这些数据却并没有权威出处。
细节具体无法考证型:一条消息,如果细节越多越具体,往往让人觉得越真实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消息中提及的细节,都无法考证。
后果严重骇人听闻型:谣言跑得快,必然跟它的影响力有关。对社会稳定、人身安全影响越大的消息,往往包含更多骇人听闻的元素,也会传得越快。

查信源 慎转发 查看其是否老帖
这类谣言往往具有重复传播的特点,经常一些陈年旧帖隔一段时间就会被不同的人稍加修改再次传播。
看消息源是否可靠 谣言的消息源往往专业性不强,大部分是朋友的朋友看到、亲历等,都不能作为权威的信息源头。也有些谣言会套用权威机构的名号。

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 追究刑责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规定,散布谣言,谎报险情 、疫情 、警情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规定,编造虚假的险情 、疫情、灾情 、警情 ,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,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,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造成严重后果的,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
扫码关注青岛市辟谣网上平台 青岛市辟谣网上平台小程序